第一次知道纳西是在湖北咸宁,那大概是在2016年吧,几个同学去咸宁考试网上住在一家宾馆里。当时宾馆的电视里播放着一个纪录片。由于我本人对纪录片还是有点兴趣于是看了下去,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播放的应该就是CCTV-10科教频道的纪录片《探索发现》 第20150126集 《纳西 纳西(四)随风》,当时刚好讲到了6个纳西少女们结伴而行自缢在大树上,解释说是为了追求爱情的自由,看了之后也挺震惊,于是慢慢细心的把节目看完了。
后来回到了深圳,开始正常工作生活,但“纳西”两个字已经深深刻如我的脑海。直到今天我又重新找到这个纪录片的完整版本重新看了一遍。颇多感慨,自由、快乐、辛劳、音乐、悲叹,无法用一个合适的词语去形容这么一个民族。只希望以后大家去丽江你定要记得“纳西”,也希望能够了解纳西,了解纳西的东巴象形文字、纳西语、东巴师、东巴教、东巴经、东巴舞、纳西音乐等,了解古老而又神秘的纳西文化。
央视纪录片:
公元1639年春节刚过,徐霞客应丽江赫赫有名的大土司木增的邀请去探访考察丽江。徐霞客谢了八千多字的丽江记述,让滇西北高原一个偏僻的区域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,也成为了当今丽江地区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民俗研究的重要参考。
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 约瑟夫•洛克探索丽江文化,在面对一叠叠绘着图形的长方形纸片,洛克博士的眼睛里闪耀着惊叹和好奇的光芒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,文字逐渐弱化了图形成分,朝着表意和象征化的方向发展。自从接触东巴文化之后,洛克开始大量收集东巴经书,很快就达数千册之多。然而花费数年心血完成的《纳西-英语百科辞典》和上千册东巴经书,却淹没在了海洋之中。大病一场之后,洛克带着新筹到的项目经费再次回到丽江。
早年的纳西先民从中国西北河湟地区南迁而下,以游牧、畜牧为主。来到金沙江沿岸后,这个民族遭受到来自其他各方强大势力的挤压,生存环境岌岌可危。虽然他们终于站稳脚跟,但那些纵马而歌的快意已不复存在,婉转悲情成为他们音乐旋律中重要的识别符号。热美蹉,是诞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纳西族原始舞蹈音乐,被誉为音乐汙氏石。
六个纳西女孩结伴殉情一起在树上自尽,而纳西族集体殉情的死亡人数也是多的惊人。六个女孩中有个叫李喜地的,她有着自己的男朋友,但是父母却要包办婚姻,让她嫁于他人。迫于无奈下,喜地和另5位同样遭遇的女孩选择了殉情。在纳西族的传说中,有一对情侣因遭到父母反对而凄惨殉情,殉情后他们去了一个青春永不老的地方,叫做玉龙第三国。玉龙雪山在纳西族心中是圣神的,若是死于那种地方,也是悠然自得的。
在玉龙山雪山云杉坪,有几个聚在一起,像是在做一个仪式,这仪式有些古旧,按中国传统的说法,叫瘞发托思,就是将人的头发,埋藏在一个特殊的地点,用于表达某种思念或情怀。和江中天险不同,高原湖泊的温婉更像一位母亲,在它身边滋养的故事,似乎也带有了湖的特点,圆润多情,亘古不变。摩梭人的年轻人可以自由恋爱,但无需步入传统婚姻。
纳西族传统节日三多节,而这个传统节日则是起源于一个民间传说。三多节的重新恢复,唤醒了当地人们的历史传统记忆。在商业气息逐渐浓厚的今天,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挑战,东巴文化也不例外,纷至沓来的各种文化开始让丽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逐渐发生变化。但政府和民间开始意识到对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,而这也成纳西人的一种自觉。
去丽江游玩一定要先看一下这些视频,让你认识不一样的丽江,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丽江。
全部评论(0)